【本文值班主任:瘦瘦蛙】 上禮拜推薦《僅三天可見》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們的老朋友于正要上這個節目,但沒想到他來的這么快,今天更新的第三期嘉賓就是他。 本來覺得剛剛寫完一個節目沒必要在短時間內再提,但看完整期我又改了想法,沒辦法,于正這人太有得聊了,我的手都不聽使喚了。 這期正片開始前有一小段姜思達的cut,他語速非常快地說“那如果你們也拿我當一個人,我就要告訴你們我如果不錄這節目,我就是不愿意跟他相處”,從語氣到表情都是他少有的不耐煩。 我以為這段是他錄節目之前的發言,結果一看旁邊的字幕,發現這是他跟于正相處了兩天之后說出的話。眾所周知這節目一共就錄三天,兩天能給姜思達煩成這樣,那得是有多煩啊! 上次說姜思達的主觀視角是這節目的一大亮點,但前兩期的謝娜和池子都算是比較能跟他聊得來的人,到了“不可理解”的于正這兒,姜思達在于正面前的別扭就變得更好玩了。 第一天姜思達去于正的組找他,于正當時正在工作,倆人一路走一路迎接著“于老師自帶美顏”、“可以出道了”、“于老師C位出道了于老師”的盛贊。 于正跟姜思達打了個招呼之后就一直在說工作,跟工作人員說完跟演員說,跟A演員說完跟B演員說,姜思達在旁邊等著的功夫都喝了半杯奶茶了。 等于正真正有功夫理姜思達的時候,才是姜思達噩夢時間的開始。倆人吃飯,于正說你可以吃兩盒,你胖和瘦的差不多。 姜思達: 我完全能明白他的無奈,這話說的誰知道是夸是罵。 然后于正馬上就解釋了,確實不是啥好話,因為“我見過好看的太多了,你不能以我的標準為標準,或許你在普通人眼里還是可以的。” doublekill 姜思達還沒笑完于正就cue自己身邊的小演員,讓他演一下姜思達,姜思達和小演員,面面相覷,估計已經在用心電感應罵人了。 于正繼續說,你是不是不好意思演,來我們看一下blablabla。 如果姜思達不出來阻止,估計于正能勸說到第二天早上。當然最后于正以什么結了尾呢,他看著小演員,跟姜思達說“所以他只能演個龍套了”。 一開始姜思達還覺得于正是不是因為在鏡頭前所以要故意有老板的威嚴,我也在想,要不這人天然的攻擊性也太強了。 短暫的攻擊之后于正就進入了絕對工作模式,不管姜思達在旁邊干啥他都手機不離手。給人發語音批評對方邏輯思維不對,行事不專業。 之后直接打電話痛批,中間一度激動異常到唱出了flow。 姜思達在旁邊被尬成一座斜眼雕像。 之后于正對他這種態度的解釋是“當你發現對方有錯誤,一定要用強烈的語氣和不能接受的感覺去告訴他。” 姜思達說于正妙,我的感覺是于正太會給情緒價值了,咱倆都不同意對方觀點的情況下我先生氣了所以你就得讓著我,怎么講,先生氣的人不用說抱歉。 也就是把情緒當工具。 第一天的接觸應該是姜思達最難受的一天,早上被于正提點了一遍不好看,晚上又來一遍,于正就算是夸姜思達年輕都要隨口帶一句雖然你沒那么美。 我被姜思達的一秒情緒轉換笑到抽筋,感覺他那手要不是按著自己后脖頸子能當場站起來掀桌。 姜思達問于正在乎不在乎身邊人的快樂,于正下意識說不在乎,后來糾正了一下說在意,但是別人影響不了他。 到這我有點明白于正的邏輯,他一天里做的很多事本意不是讓別人尷尬,而是為了讓自己爽,而且只要他自己爽了別人尷尬不尷尬是不重要的。 就像他12小時里必須得說兩次姜思達不夠漂亮,是因為他根本不在乎姜思達長啥樣,他就是想說,不說他就不爽。 從某種方面來說于正真的非常真,非常遵從自己內心的呼喚,姜思達也真,他說于正煩人。 第一天于正煩人,第二天于正不理人。兩個人從見面開始于正非常忙于自己的工作。 他也不是故意不理姜思達,他對誰都這樣,于正去見一個舞臺劇導演的時候也是說完自己想說的話就拿起了手機,最后還是姜思達先受不了開始主動寒暄。 于正就算不在工作狀態里特能特別旁若無人。 也就是這天之后姜思達說自己平常不愿意跟這種人相處。 第三天于正還是不理人,但姜思達已經適應了。然后他們去了游樂園玩了好多高空項目,于正說自己喜歡玩這些是因為恐高,他就是為了克服。 在坐上設備的瞬間于正就開始呼喚工作人員幫他們弄安全鎖,期間還不忘了再“攻擊”一下姜思達。 工作人員來了他還在絮絮叨叨,工作人員還沒走兩步他又一聲驚呼“太緊了!”。 姜思達: 在所有的游樂項目里于正對安全鎖的關注度永遠是最高的,就連碰碰車都是,他能拿著倆安全帶往一起對,我覺得如果給于正的所有屬性排名,惜命絕對是第一個。 整期節目下來于正給我最大的一個感覺就是自我,他的煩人他的攻擊性他的人生動力包括他的脆弱都是源于無比強大的自我意識。 在為人處事上于正是必須先讓自己爽了,能做到這種地步的人必須十分十分十分堅定,堅定到近乎于忽略別人的存在和反饋,也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無法做到這一點,所以這也就間接成了于正行事作風的通行證。 看過于正的一天就知道他有極為強勁的精神頭,跟這個說完跟那個說,姜思達說于正第一天能說了得有40萬字,可想而知,正常人跟于正掰扯根本就掰扯不贏,你沒急他先急,他不累你先累,你面對的是什么?是一個AI永動機。于是為了身體健康,惹不起還是能躲得起的。 于正自己都說,他至今的劇本都是一稿過,不聽別人的修改意見,要是有人讓他改他就說對方不懂,然后對方就覺得好像還真是挺好的,然后真不改了。 此回答實打實解開了我的很多疑惑。 這么說吧,于正這人有多不在乎外界呢,玩碰碰車的時候廣播里在說啟動方法,于正啥也不聽就原地狂吼“為什么我的車不動!”然后猛打方向盤,順利造成交通堵塞。 姜思達多次去撞他告訴他要一直踩油門,他只有一句“為什么我的車不動!”,疑問句。直到游戲結束于正還在原地沒動過,哦動了一點點,被人撞的。 當然霸道肯定不是于正能走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全部因素,他還很努力,他確實很努力,這是一個中性評價。 第二天的時候于正說自己有一年寫了90多集的劇本,三個戲的體量,并且在節目里他也是從早工作到晚,很少有閑著的時候,跟不同的人說的還是不同的事,非常操心。 常規情況下努力的背后是吃苦,于正說他也吃過不少苦,并且是很多人都沒經歷過的那種,對這件事我并不持懷疑態度。 而努力之所以被夸獎是因為它無疑是一個長期克服痛苦的過程,于正也需要克服痛苦,不過同時他也很享受。 于正怕高,所以他要在游樂園坐高空項目克服,是不是聽起來非常像什么人設,但是于正確實就是這種人,他還蹦過極也跳過傘,雖然跳傘到了空中又慫了,蹦極之后輸了四天液。 做這些事的時候于正不在攝影機前,他一個文藝從業者也并不不需要非得克服恐高,但他還是會去挑戰對常人來說都很難的項目,別人走出舒適圈是難受,他走出舒適圈是為自己的人生添勛章,他說自己在某一段時間里還會特意營造“不舒適”。 姜思達問他,就他的天賦和性格來說是不是干什么都會成功,于正說應該是,因為他是一個很較勁的人。 我覺得也是,這人簡直就是個活體成功學,有一套以自己為中心且極其自洽的邏輯理論,連為數不多的感性部分都能被寫成大小標題一二三四來總結概括。比如他要是沒干這行現在干干知識付費也挺合適,出本書,封面上是他雙臂交叉橫在胸口的四十五度角半身西裝照,說什么事都可以從老子說到孟子,從阿波羅太陽神說到平行宇宙,中西結合融會貫通,最后聽眾被侃的七葷八素連連點頭然后買書。 并且于正連為數不多的脆弱也包含著強烈的自我意識。他說自己不愿意找自己帶紅的人幫忙,因為別人不幫他他可能只有一點傷心,但這些人不幫他他會有十倍甚至一百倍的傷心,他真的很會保護自己,也很樂于把自己放在一個非常重的份量上。 姜思達問于正,什么東西是他身上有而于正沒有的,于正說青春,除此之外沒了。因為池子水深不深,一看你就明白了。 姜思達說但我不怕這個,于正說你也不應該怕,焉知你到我這個年齡不會比我更豐富比我更深呢? 我有的你沒有,你有的我不是有過就是我不想有,多堅定一人。 最后姜思達問于正要是這地球上只剩下他一個人他還會不會活著,于正說會。 以前我們看于正看的是片面的,《僅三天可見》讓于正變得更加立體,他做事的出發點以及人生的動力我都更明白了。姜思達文藝的說法是于正成為了他人生地圖上的一個坐標,也許以后不會再去,但是會存在。 我的感覺更直觀一點,明白歸明白,不喜歡還是不喜歡。可能因為我天生就不是于正那樣的人也不想成為那樣的人,當然我的喜好不那么重要,世界上各種各樣的人多了去了,誰也不可能是絕對的萬人愛,就算煩人的于正也有他的優點。但至少于正這期節目還是讓我覺得了解一個人很有意思,不僅是看懂一個人才能決定愛恨,更因為看別人的同時也是在看自己,哪怕我永遠都不想也沒辦法理解他。 長沙ktv招聘 http://www.cctsmy.com/forum-312-1.html ![]() |
![]() 鮮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過 |
![]() 雞蛋 |
• 新聞資訊
• 活動頻道
更多